常州:燃品质之光、赋创新之能、塑城市之美
产品介绍
逾50万盏明灯,以灯为笔,以光为墨,用心点亮每一盏灯,用情扮靓这一座城;从“看社会主义到花园新村”的赞誉,到城市综合开放创新实践,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持续提升;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让百姓感受厚重文化的独特韵味。这些年,常州住建人厚积薄发,围绕厚重文化、和谐宜居和人民满意的目标,为城市和百姓生活添新景、添新彩、添新韵。
漫步老运河边,“水影色暖、光运悦动”;闲游青果古巷,“书斋古韵、闲雅新景”这些照明主题让城市夜景一次次惊艳龙城。逾50万盏明灯,以品质之光,持续为城市添新景。
步入南大街商业街区,这里的熙攘繁华既不失人间烟火,又透着时代新风。作为“中国标杆”的常州城市综合开发,以坚实创新之步伐,不断为城市添新彩。
2015年,常州正式迈入国家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行列,不管是在申报之前,还是在“后名城时代”,“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文化根脉”,始终是常州城市厚重文化之地的生动写照,是常州百姓感知城市独特文化韵味的共同追求。在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过程中,常州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不断为城市新添韵。
70年来,常州的路灯早已经过白炽灯、高压汞灯时代,发展到现在以明亮、温暖的高压钠灯和LED灯为主的绿色照明时代,从围绕城市发展,实现路通灯亮,到用心点亮每一盏灯,为城市夜景增光添彩,再到今天的绿色照明、智慧照明、人文照明建设,打造“用心、创新、温馨”的小桔灯品牌,常州城市照明发展的进程快速而激动人心。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常州照明人靠人拉肩扛运送材料,用三角板、脚扣登高作业,为常州城市发展提供服务,喊出了“工厂建在哪里,道路修到哪里,路灯就亮到哪里”的口号。近年来,常州照明创建“小桔灯”服务品牌,以“用心、创新、温馨”的“小桔灯”精神,主动担当起“创造优质公共照明,点靓城市,温暖生活”的新时代新使命。
时至今日,常州照明的“共同生活的亲属”已逾50万盏。“常州城市照明的布局主要是为了凸现江南水乡、建筑基因、红色资源等常州城市文化符号,提升文化照明品质与内涵。在装点城市大客厅、点靓百姓后花园的同时,常州城市照明也在探索提升城市照明社会共享功能,拓展节日照明深度、广度,挖掘照明+公益+公宣应用潜力。”市照明处相关负责人说。
全国第一套部级高杆灯技术行业标准、全国第一台路灯“无线三遥”控制管理系统、全国第一盏高杆灯、全国第一套道路照明灯杆行业标准、全国第一台路灯单位自行设计的光电控制器、全国第一套省级路灯安装实施工程质量标准、全国第一套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城市照明设计与施工》,你可知,这么多个“第一”全都诞生在常州。其中,国标图集《城市照明设计与施工》等11项标准规范和课题项目还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让“常州标准”成为“国家标准”。
2018年,我市在第一人民医院钟楼院区配套道路(丁香路、月季路)上实施了我市首个多功能杆项目。新的多功能灯杆将道路照明、交警、标志标牌、交通信号设施、监控设施等原有多种交通设施杆与路灯杆全面结合。“实施多功能灯杆的意义,一是该道路路面杆件减少了35%,极大的提升了城市景观整洁度;二是节约了约39%钢材,降低了建设成本;三是预留了如WiFi、微基站等功能设施的安装的地方,助力智慧城市建设。”相关负责人介绍。
入夜,照明工程用特有的光影,勾勒着串连着老运河两岸传统与现代建筑风貌。“老运河整治与环境保护照明工程以水影色暖、光运悦动为主题,除了提供两岸绿道功能照明,两侧驳岸、栏杆、绿地、亭廊、桥梁等节点景观照明也是老运河整治与环境保护照明工程中的重点。”相关负责人说。
老运河整治与环境保护照明工程是近些年常州城市照明发展的一个缩影,常州照明人在点亮城市的同时,以灯为笔,精心描绘出一幅幅家乡美景;以光为墨,编织出一缕缕龙城记忆。
这几年,常州市城市照明管理部门把“绿色照明、智慧照明、人文照明”的理念融入照明专项规划和每一个项目中,坚持打造“百姓需要、百姓认可、百姓喜爱”的城市之灯。
细数常州城市照明近年来的荣誉:红梅公园改扩建照明工程被评为中国照明学会照明设计奖二等奖,这是国内首个获得中国照明领域最高奖项的园林照明工程;高架桥一期照明工程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和全国市政设施建设工程金杯奖,高架桥二期照明工程获得市政设施建设工程金杯奖无论是“水影色暖、光运悦动”的老运河、“书斋古韵、闲雅新景”的青果巷,还是“新桥回暖、光影静好”的西仓桥,这些年来,一批具有人文内涵的城市夜景一次次惊艳龙城。
“绿色、智慧、人文是常州城市照明的未来主题,让百姓喜爱常州灯、爱上常州城,让常州成为真正的不夜之都,这是常州照明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情表达。”相关负责人说。
改革开放之初,常州有“看社会主义到花园新村”的赞誉,这是当时享誉全国的“常州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在房地产开发建设中率先运用并长时间坚持“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模式,建设起一批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生态宜居的居住小区,成为全国城市居住小区建设的标杆。围绕建设和谐宜居城市要求,常州城市综合开放不断出新出彩。
1979年,常州探索综合开发配套建设模式的第一个居住小区花园新村开工。在该小区的建设中,我市采用“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分配、统一管理”的“六统一”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建设周期。“当时是道路、给排水、供电、通信、公共交通这些大配套和商店、幼儿园、菜场、公厕、居委会、派出所等小配套的建设与小区建设同步进行。这些配套设施都与小区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市住建局城市综合开发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花园新村建成后,当时和全国各地同行,和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同行都来参观考察学习。
此后,我市又陆续建设了清潭新村、西新桥二村、北环新村、红梅新村等一大批居民居住小区,有效缓解了住房拥挤状况,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常州居住小区建设历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项目红梅西村开始建设。红梅西村项目是常州首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居住小区项目。1994年8月,红梅西村荣获建设部居住小区综合金牌奖,建筑规划设计、实施工程质量一等奖等7项部级奖;1995年荣获中国建筑业最高奖“鲁班奖”。
2003年起,常州房地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居住小区开发设计理念从满足基本居住需要向设计观念新、居住环境美、配套设施全、科技含量高、综合质量好转变。怡康花园、金色新城等一大批中高档居住小区纷纷涌现。
在推进新居住小区建设的同时,常州还对老城区基础差、建筑密度大、居民居住条件简陋的老旧小区做改造。“老城区改造重点主要是房屋低矮简陋、配套设施不全、周边道路狭窄、居民生活困难的成片旧住宅区、街坊、里弄,尤其是居民反映强烈的地势低洼受灾地区、城市中心的城中村、城郊接合部的危旧房等。”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改变市容市貌,提升城市形象,2002年,我市对南大街及周边地块进行统一规划,积极引进社会资金进行中心商贸区域改造。
据介绍,我市目前在居住区开发建设方面又开始积极探索推广开放街区。“在皇粮浜片区土地一级开发过程中,我市提出市政基础设施先行、公共配套设施先建并与全民共享的开发理念,就是在居住用地开发建设前,市政道路、公园绿地、教育设施、全民健身中心、社区中心等配套设施先行建设。”
随着居住小区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住房制度改革、房地产业市场化之后,公建配套设施建设进度滞后、缺建少建、产权归属不清、擅自挪用出售等问题接踵而至。“为规范管理、消除矛盾,2000年开始,我市连续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包括《常州市市区住宅区非营利性公建配套用房产权管理暂行规定》《关于加强居住小区公建配套建设的通知》《关于新建居住小区公建配套设施权属界定与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常州市新建居住小区汽车库(位)建设使用管理补充规定》等等。2004年,我市在省内率先建立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制度。”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常州住宅小区交付使用管理工作开展得比较早,从1996年起就开始实行新建住宅区竣工综合验收和交接管理制度;2004年国务院取消竣工综合验收行政许可事项后,有关部门及时作出调整监督管理的方式,强化公建配套完成情况核查;2013年,我市出台《关于加强市区商品房交付使用管理的通知》,明确商品房交付应当满足的门槛,开始实行商品房交付使用备案及公告制度;2016年11月,我市又将交付使用管理的规范文件上升到政府规章,正式颁布《常州市商品房交付使用管理办法》。
历史是根,文化是魂,这些年,常州始终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守根护魂,让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文化根脉,成为体现常州城市厚重文化之地的生动写照,成为感知常州独特文化韵味的共同追求。”市住建局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保护处副处长谢均说。
2015年6月,常州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此前,孟河镇成功申报为中国历史背景和文化名镇,焦溪村成功申报为中国历史背景和文化名村。细看常州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及名镇名村的申报历程,显而易见,常州在“守根护魂”的过程中,进行了很多因地制宜的探索,对不同地段采取了不同的保护模式。
近年来,我市按照“小规模、渐近式、微循环”的模式逐步推进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的修缮整治工作,并邀请国内多名资深专家现场指导街区的保护修缮。谢均介绍,“对前后北岸,我市主要是通过文态植入和改善环境,充实人文内涵,逐步激活街区活力;对南市河,我市在保持街区历史风貌不变的前提下,支持和鼓励居民自行修缮和利用;对青果巷,我市则强调修旧如故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大限度保持建筑文物的原真性和历史信息的延续性。”
2008年开始,我市市级财政每年预算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的维护保养。2017年,我市首次设立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资金。
2014年2月,我市完成编制《常州市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20)》并通过省政府批复,确定了常州历史城区的保护范围及名城保护的内容和要求。
“我市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总体要求是构筑全覆盖、多领域、多层次、网络化的名城保护体系。全覆盖就是保护内容涵盖名城保护的各类要素;多领域则是保护内容涉及名城格局和传统风貌、功能定位、用地布局调整、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互与通行、市政配套设施、综合防灾、传统产业空间引导等城市功能的多个领域;多层次是指建立从市区、历史城区、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到历史地段、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等多层次的保护体系;网络化是通过对以上点、线、面以及内在的保护要素关联网络的保护,形成立体网络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资源保护体系。”谢均说。
近年来,为持续推动名城保护,我市建立公开透明的地方法规体系,2017年6月1日出台的《常州市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是常州市第一部实体法;建立高效便捷的管理信息系统,运用大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构建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资源监管的信息平台,并将其纳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动态更新的保护名录制度。
“历史背景和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这些年,常州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谢均说,深入挖掘散布全市各处的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充分的发挥其资源效用,是体现文化厚重、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