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体育下载安装最新版: 或许不够让一壶冷水烧到100℃,却足以让一块起火的锂电池达到1000℃的高温,产生难以估计的破坏力。 在中科大先研院,这一关乎生命财产安全的时间,被硬控在平均5秒之内。这是一群执着的人,用3年创造的最快纪录。 在中科大先研院未来中心,每次在地下车库停好车,聂俊都会下意识地往机房望去,那里安装了他们团队研发的灭火装置,时刻护卫着这里的新能源车安全。 这不是一款普通的灭火装置,与其配合的还有喷头、监测设备、温度传感器等。若发生火情,它会第一时间自主响应,专注起火点喷出大量泡沫,实现快速灭火。 “该装置可用于各类复杂火灾场景中高效灭火,尤其对锂电池灭火具有非常明显效果。”聂俊说,火势不同,灭火时长也有所区别,平均测算下来不会超过5秒。 有实验表明,锂电池一旦失火,会迅速燃烧,3分钟温度可达1000℃,普通灭火器难以“招架”。聂俊团队研发的灭火装置之所以能够专治锂电池火灾,重点是其中的灭火剂。 聂俊介绍,这款灭火剂具有高稳定性和微细泡沫结构,实现了环保无毒、高效降温、吸烟降尘等功能,不仅仅可以迅速扑灭火焰,还能吸附有害的反应气体,有着“灭火斗篷”之称。 今年43岁的聂俊,是中科大先研院一名研究员,主攻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何与毫不相干的新能源锂电池结缘? 在和锂电池打交道前,聂俊其实干的是天文事业。他在毕业时奔赴新疆天文台,一干就是十年。 十年坚守,身为党员的聂俊带出了一支涵盖数字信号处理与天文大数据的技术队伍,为边疆天文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19年回到合肥后,聂俊再次投入新的领域,利用互联网技术破解大型湖泊污染问题。 彼时,国内新能源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为各行各业注入了绿色动能。聂俊关注到一个新的问题——频发的锂电池火灾。“各种令人揪心的起火事故,主要归因于灭不掉且不及时。” 能否用技术力量破解?这是聂俊的本能想法。可是,面对陌生的科研领域,一时间他也束手无策。不过,中国科大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很快点燃了他的希望。 “当时,实验室正在研发新型新能源环保灭火剂,这正是锂电池火灾的克星。”聂俊说,后来,他选择加入团队,发挥专长主导灭火装置的研发。历时近3年时间,终于研发出新一代智能化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高效灭火技术。 坚守初心,在不同赛道挺膺担当。聂俊说,这是一名党员科技工作人员的职责与使命。20年前,在中国科大上学时,被浓厚的科研氛围所感染,他决定加入中国。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在党的引领下,聂俊一步一步走得很扎实,如今已经踏上了新的征途。他的身边,还有许多与他步伐一致的人。 “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这是聂俊始终铭记在心的一句线年。在新一代环保智能灭火技术的研发过程中,中科永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在中科大先研院孵化成立,开启成果转化应用之路。 走进企业厂房,各种块头的灭火装置映入眼帘。“我们针对不一样场景研发灭火设备,满足多样化的灭火需求。这款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灭火装置,大多数都用在储能电站。”站在一台“大家伙”前,企业首席技术官苏伟介绍。 有着17年党龄的他,主要负责火灾探测装备的研发。“之前一直在消防行业,加入企业,是想在智慧消防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与创新,更好造福社会。”谈及初心,苏伟十分坚定。 和苏伟不同,王定飞参与的是灭火剂的制备。虽是一名女性,她却经常带头“泡”在环境恶劣的灭火实验中。“员就应该冲锋在前。”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携手同心聚合力。如今,聂俊团队的技术成果已大范围的应用于锂电池生产储存车间、电瓶车车棚、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化工园区、商业区、住宅区等场所,时时刻刻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